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守麦者 > 综合 正文

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作者:admin 时间:2021-07-20
导读:

文化网讯:作者:滕晗封面新闻订阅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滕晗 摄

北京故宫博物院东边的北池子大街一带有一些曲折幽静的胡同,其中一条东西向的箭杆胡同,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错过。

夏日北京午后,街道人很少,从北池子二条进去,路过一些窗沿点缀着绿植的民居,转两个弯,就来到箭杆胡同20号。

不同于其他胡同的安静,这里的人渐渐多了。这座外观看起来甚至有点普通的院子,在2021年夏天,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前来“打卡”,这里是陈独秀旧居,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青年》社编辑部匾额 滕晗 摄

2020年3月,北京市组织开展“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主要包括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即为其中之一。今年6月起,陈独秀旧居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同时开展。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滕晗 摄

200余篇文章首次以仿真形式集中展示

挂着“箭杆胡同20号”门牌的红色木门敞开着,上有门簪两个,刻有“吉祥”二字,两个青石门墩上雕着石狮,门宽约够同时通过两人。跨进门,正对面立着约一扇门大小的《新青年》杂志封面展品,所用封面为《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也是《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后出版的第一本。

向右拐,即能看到一间小房门边挂着“新青年社编辑部”的匾额,这也是当年编辑部匾额悬挂的位置。进入院内,内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其中,北房正是《新青年》编辑部,南房则是当时陈独秀的住所,2001年,北京陈独秀旧居被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北房、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

公开资料显示,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青年》前后历时十年,共出版月刊9卷54期,季刊4期,不定期刊5期,总计63期。

从1915年9月创刊第一卷至1917年2月第二卷第六号,《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编辑出版。1917年,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租住在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随迁此地。1920年2月,陈独秀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迫害,离京赴沪,《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沪。此次“陈独秀在北京”专题展中,特别展出了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函件。

从1917年到1920年,陈独秀在北京度过了三年多的时间,近30期《新青年》杂志在这个小院编辑,鲁迅的《狂人日记》即在此地付诸铅字,唤醒国人,此次“历史上的《新青年》”专题展中也展出了《狂人日记》的木刻版。

展品《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滕晗 摄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9月至1926年7月间《新青年》刊登的200余篇马克思、列宁著作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首次以仿真的形式在“历史上的《新青年》”专题展中集中展示。1923年6月,党的三大决定恢复出版《新青年》,为季刊,正式成为中共中央第一本机关理论刊物,由瞿秋白主编,至1926年7月停刊。

同时,此次展览还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展览筹备一年多,预约几乎全满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周一闭馆)免费对外开放。展览采取分时段预约方式,单日观展人数300人以内,固定时段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观众可戴上耳机聆听《国际歌》滕晗 摄

本次展览筹备约用时一年多,在原有展览基础上特别添置了新的展品。北房内有一整面墙上的复刻版文章展示的是《新青年》(月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机关刊物时期发表的研究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文章。这些一对一还原的复刻版展品复刻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档案馆的史料,许多都是马列主义著作在中国的首次译本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文章。

今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很多事件都是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发生的,为此,此次展览原景重现了《觉醒年代》中的部分陈列。比如“陈独秀在北京”专题展中的公文包就来自《觉醒年代》剧组,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别致的观展体验。

此外,现场还特设了一些互动环节。如油印体验环节,观众可以亲手印制第一版《新青年》封面并加盖当日纪念章带走留念;在展出刊登于《新青年》1923年6月15日的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歌词处,观众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国际歌》。

展品《敬告青年》滕晗 摄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观众轻轻念着墙上展出的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院内,浮雕刻着熟悉的面孔——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穿越百年,箭杆胡同20号里,曾经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新时代的青年或以另一种方式“相遇”。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上一篇:云南·异龙湖
下一篇:上海·上海天文馆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