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守麦者 > 综合 正文

爱,这样传递——上海崇明有四千多个“小英妈妈”

作者:admin 时间:2021-04-25
导读:

中国文化宣传网讯:上海学习平台订阅

崇明三岛地处上海远郊,多年来大量青壮年赴岛外就业,农村留守、残疾、离异、单亲、贫困等特殊家庭较多,留守儿童也较多。这些孩子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位、亲情关爱缺失、生活照顾缺乏的问题。

2011年,时任崇明港西镇北双村妇女主任的李小英,创办了“小英工作站”,和众多“爱心妈妈”一起,为村里30多名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孩子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10年过去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关爱对象从留守儿童扩展到困难老人、困难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4000多名爱心妈妈、邻家妈妈用爱心、热心和诚心,温暖了无数家庭,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行之路!这个“帮一个孩子,就是帮一个家”的温馨故事,被评为“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暖心故事”。

“小英”陪伴了他10年

“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去看南浦大桥!其实,我几乎连村也没怎么出去过。”十多年过去了,27岁的小魏(化名,下同)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要去“看大桥”的兴奋心情:一夜无眠。没有想到,第二天,他却因为没怎么乘过汽车而眩晕,吐了个“七荤八素”,“10多个同学,只有我没去成。”

小魏是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的村民,十多年前,他刚上初中,因为家境贫困,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一人照顾家里,很多时候也顾不上他。

“那时候家庭条件困难,相比同龄孩子,我基本上是班级里经济条件最差的,有时候连付学费都有困难。”再加上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父亲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天,小魏的内心总感觉缺少亲人的关爱。年幼的时候没感觉,上了初中后,小魏开始渐渐变得内向而沉默,无心学业。就在这时,村里的“小英工作站”联合援助单位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从那以后,他的生活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节假日的慰问,经济窘迫时的帮助,成绩不理想时的“小灶”,心情低落时的鼓励,与伙伴们一起参加的各种活动,包括那次“未成行的南浦大桥之旅”……伴随着他一路走过初中,走过高中,后来他考取南通大学的城乡规划管理专业,4年大学生活,“小英”的帮助依然在他身边。

大学毕业后,小魏有很多机会可以留在市区或外省大企业工作,但在他心里却始终惦记着陪伴自己10年、且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小英”。于是,小魏最终选择了回到生他养他的北双村,在村委会成为一名村干部,并且加入了“小英工作室”,要把当年他得到的温暖呵护,继续传递下去。

困境儿童有了“家”

“小英”意为小小蒲公英,邻里守望志愿服务让这些孩子像蒲公英那样坚强朴素、健康成长;“小英”也是当年北双村妇女主任李小英的名字。今年64岁的李小英,是崇明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曾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2015年上海市劳模”等荣誉称号。

很多年后,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李小英依然记得她走访一家困难户的情景:破旧灰暗的屋子里,除了灶台、床铺、农村老式的旧台凳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大件。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相依为命,男孩母亲前几年去世,父亲是外地人,离家不知去向……孩子的情况深深牵动着李小英的心。她隔三差五前去看望,冬送棉鞋夏送凉,让自己读大学的儿子为孩子辅导功课,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她还积极争取救扶政策,帮这户人家翻修房子,争取资助。2014年,男孩考上高中,第一个就将这个喜讯告诉了他的“爱心妈妈”。

雯雯(化名)是崇明区2020届三支一扶大学生。20多年前,还在襁褓中的她就被北双村一农户收养。两年后,养父母离异,养父又体弱多病,生活陷入困境。李小英同样给予年幼的雯雯母亲般的温暖和关怀。

2011年,李小英与村干部走遍全村,招募志愿者,在崇明成立“心系春蕾、情暖童心”小英工作站,村里专门腾出60平方米办公用房,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暖心的“家”。工作站利用假期常年开展的读书会、亲情会、演讲会、歌咏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志愿活动、参观活动、生活技能讲座等,30余名“爱心妈妈”、志愿者来自镇、村不同部门和单位。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亲子关系的拉近,“小英”的志愿者们,都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和陪伴。

“小英”还整合各方资源,开设心理辅导课、引进各种新鲜的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会爱”也要“会哄”

在小魏眼中,“爱心妈妈”李小英表面上有些严肃,其实特别喜欢孩子,特别细心。小魏至今还记得,自己吃过李小英煮的早饭,玉米粥加鸡蛋,配上水果,“很丰富”。

李小英是农村妇女,没有什么系统的教育理念,却培养出考进复旦大学的儿子,秘诀就在于“会爱”也“会哄”。“留守儿童的内心较为敏感,需要特殊的交流方法,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有些孩子沉迷于电子设备,上课时还在玩手机。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用功就打、骂,结果孩子越来越逆反。”

对此,小英工作站增加了户外活动,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春天里,小英工作站组织学生们开展植绿活动,孩子们进行锄草、松土、撒花籽,每个人都化身成为一名小园丁,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节假日,工作站会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为独居老人送去自己制作的礼物,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一位女孩的父亲被判刑,母亲离家出走,家庭环境不好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很差,还有小偷小摸行为。为把孩子引回正路,李小英和工作站的志愿者经常与她谈心,用父亲的教训教育她,同时为她补习功课。慢慢地,女孩变得开朗自信,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后来女孩的父亲出狱了,父女俩对小英至今充满感激。

“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但是,工作站并不能替代父母以及家庭。在呵护和引导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情不能缺位。”

“小英工作站”变身志愿服务联盟

如今,李小英已经退休,含饴弄孙之际,她还继续关心着工作站的事,而走过10年的“小英工作站”,也早有了一番新气象。

2014年,崇明成立小英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联盟,上海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崇明志愿者协会联合成立小英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全区300多个村居全部落实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对象也从留守儿童逐渐扩展到困难老人、困难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

许多“小英”当年帮助过的孩子,都满怀感激之情,和小魏一样再回报给社会。长大后的雯雯,也回到家乡、扎根农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传递爱心与温暖。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