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域 > 旅游 正文

广西·芦笛岩

作者:胡墨华 时间:2023-12-05
导读:广西·芦笛岩作者:谢登华 周丽霞转自:重庆农家书屋芦笛岩洞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光明山南侧,因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因此得名芦笛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由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在这个奇妙的岩洞

广西·芦笛岩

作者:谢登华 周丽霞

转自:重庆农家书屋

芦笛岩洞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光明山南侧,因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因此得名芦笛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进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天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由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

在这个奇妙的岩洞中,琳琅满目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拟人状物,惟妙惟肖,构成了三十多处景观,有红罗宝帐、高峡飞瀑、盘龙宝塔、原始森林、帘外云山、水晶宫等,可谓移步成景,步移景换。一些石头中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入耳,又称石琴、石鼓、石钟。

整个岩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芦笛岩的特点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别多。游人进洞,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耀,如同置身仙境一般。

芦笛岩的景观,不仅精致美观,而且珠联璧合。满洞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好似象牙雕刻,仿佛黄杨木雕,美观异常,趣味横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芦笛岩的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首先就要了解桂林岩溶。岩溶是英文喀斯特的音译,它来源于东欧塞尔文尼亚共和国的喀斯特高原,定义为对岩石的侵蚀及其产物。凡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形态叫做岩溶地貌。

芦笛岩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年代。远在3亿年前,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在漫长的海洋历史中,海底沉积了一层厚而纯净的碳酸盐类,奠定了桂林岩溶地貌的物质基础。到三叠纪末期,桂林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桂林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100万年前芦笛岩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运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变成了山洞,后来,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破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当溶解有碳酸钙的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由于水体环境(温度、压力、微生物等条件)变化,造成二氧化碳逸出,于是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就沉淀结晶出来,经过近百万年的积累,生成钟乳石、流石、石梯田等等,钟乳石则是构成洞穴美景的主要部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后,洞顶上的水滴不断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二氧化碳进一步逸失,而落在洞底时又继续沉积。这样的沉积物与石钟乳点相对应,由洞底往上生长,叫做石笋。

石笋的形态受水滴的化学性质、溶解物质多寡、落下的距离、滴水频率、空气流动情况等多种因素的支配,因此其形态也是多姿多彩。石笋的内部结构和石钟乳不一样,它没有中心孔道,呈叠帽状,一层一层往上长,下部年老,上部年轻。

石笋的顶部是圆的,当水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时,则形成平顶状,高度继续增大,最后变成顶部中凹的滴杯状。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便形成石柱。如果滴水量增加,变成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布、石幔、石旗一类形态。

由此可见,由于天然水的溶解作用形成洞穴和天然水的沉淀作用形成灰华及婀娜多姿的钟乳石,主要是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释放系统平衡作用的结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有句成语“水滴石穿”,但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一旦滴水停止,钟乳石的生长也就停止了。由于芦笛岩的裂缝较大而多,含钙的岩溶地下水丰富,含杂质少,钟乳石堆积物沉淀结晶迅速,而且洞口窄小,通风微弱,风化作用进行缓慢,因此岩洞内钟乳石堆积物规模巨大,气势雄伟,色彩鲜艳。

芦笛岩独具富丽绚烂的审美特征,洞中诸景意和神接,自成境界,虽繁多而统一。再加上首景“狮岭朝霞”,末景“双柱擎天”,首尾呼应,前后一贯。正中,“水晶宫”诸景荟萃,宽阔高远,遂为重点,显得主次分明,从而达到了丰富而统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芦笛岩不仅拥有秀丽的景色,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岩洞内共发现古代壁书170则,不少是文人、僧侣和游览者的题名、题诗,作者来自全国各地,题材以游览记事为主。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芦笛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游览胜地。

(文章编选自《洞穴:深邃的探险之路》)

来源:汕头大学出版社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