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守麦者 > 综合 正文

彝族海菜腔:石屏彝乡 弦歌不辍

作者:admin 时间:2021-04-05
导读: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

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

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对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进行系统发掘、抢救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彝族海菜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