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守麦者 > 中国文化诗词 正文

《人民日报》号再次推出甘肃省李中旺七律组诗作品

作者:北方小雪 时间:2024-05-04
导读:打开打开 七律·临夏吟(组诗|外一首) 一太子山巅积雪凄,老华寺庙与天齐。客亭应笑昆仑寞,幕府还怜岱岳低。俯览八坊龙起舞,
人民日报 有品质的新闻打开

 

                   七律·临夏吟(组诗|外一首)

 

太子山巅积雪凄,

老华寺庙与天齐。

客亭应笑昆仑寞,

幕府还怜岱岳低。

俯览八坊龙起舞,

仰观大拱凤争啼。

十三巷里鸣钟鼓,

东郊公园夜欲迷。


临夏红园谁不夸?

老华寺庙耸云涯。

抱龙山水寄金浪,

伴鹤东郊承藏花。

中医右侧羊肉鲜,

环城西路土鸡麻。

十三巷里春宜早,

石窟河滩戏野鸦。


注:嵌入诗中的主要临夏景点

八坊十三巷、红园、东郊公园,大拱北、老华寺、太子山、抱龙山,东郊公园,炳灵石窟,河滩镇等。

太子山

     诗中的太子山又称太峙山,位于和政、临夏县境内,离和政县20余公里,临夏市30余公里。属昆仑山-巴颜喀拉山东北边缘、余脉西倾山北支,是临夏县南部、大夏河以东高大山岭之统称。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组成,母太子山即东,海拔4368米,公太子山在西,海拔4183米,两山之间盘坡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临夏与夏河县的分界,是连接中原文化和雪域文化的纽带,是历代兵家设防要塞。太子山风景两大特点:一是山麓翠绿,二是山峰晶莹,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相传秦始皇长子扶苏,曾带兵征战于此,太子山由此得名。

老华寺


       诗中的老华寺庙是指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亦称大华寺、华寺等,位于甘肃省临夏市华寺街。据史料记载,临夏清真老华寺始建于1368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十年(1775)扩建。
八坊十三巷

        诗中的八坊和十三巷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境内,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全域为步行街,主街长度1300多米,是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特色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景区。 八坊十三巷是八座“坊”和十三条“巷”的统称,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景区以临夏(古河州)回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形成了古街巷长廊、80号民俗馆、64号手工艺馆、盖碗茶广场、红水河、人文生态巷、河州溯源巷、丝路回商巷、书巷、童趣巷、回族婚俗文化巷、八坊味道巷等特色街巷。古典建筑群相对集中、民族文化风情浓郁,景区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建筑特色,堪称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和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景区内北寺龙影壁、大旮巷80号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座古民居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表演、街头展示、业态活现等方式全面展示临夏花儿、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0多项。 八坊十三巷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1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7月)等荣誉称号。

东郊公园

      诗中的东郊公园是指临夏东郊公园,位于甘肃临夏市东郊,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也是临夏市的主要市区游乐公园,提供多种游乐设施,包括迫击炮、激光打靶、青龙闹海等。其中有花园、桃园梨园、李子园、牡丹园、勺药园、盆景园、人工湖、映月湖、秀湖南湖并配有滑翔游船、脚踏船、碰碰船等水上游乐设施。

大拱北

      诗中的大拱是指临夏市的大拱北,中国伊斯兰教古墓建筑群。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红园路。系以中国苏菲主义嘎迪林耶门宦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陵墓为中心而建成。

红园


     诗中的红园是指临夏市人民公园(临夏红园)位于临夏市红园路。红园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86年,占地面积46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水上面积5200平方米。园内建筑以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风格和高大恢宏的临夏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相结合,楼阁造型别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砖雕木雕技艺精湛,饮誉西北。它把汉族的木刻、回族的砖雕和藏族的彩绘巧妙地融为一体,整体建筑错落有致,是一处以古典建筑和花木盆景为主体的庭院式公园。明末清初年间建筑\牌坊门\,民国初年建筑\风凌阁\,自五八年以后陆续移迁,建于园内,是临夏古典建筑群中的珍品。整个红园由牌坊门、清晕轩、石拱桥、风凌阁、如意湖、团结堂、盆景院、怡乐厅、动物园等组成。前院为花园,现设有银星餐厅,中院以建筑和人工湖组成,是文化交流场所,后院有动物园,是品尝风味小吃及儿童游乐的场所。

抱龙山

       诗中的抱龙山位于永靖县关山乡境内,距兰州约5公里,距永靖县城40公里。抱龙山又名太平山,其山名据《皋兰县志》曰:山势起伏,状如龙耸脊,昂首状,抱龙山形分为龙头、龙腰、龙尾三部分。龙头有生长1000多年的“龙榆”一棵,胸径三尺,枝叶繁茂,苍劲古朴。龙腰有距今400多年、高达30多米的鸳鸯云杉两棵,像一对守护龙脉的卫士并肩而立。龙尾有林泉映带,风光旖旎,榆柳掩映,泉溪和鸣,千木竞秀,尤其在秋天可谓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抱龙山有种类繁多的树木花草和珍贵药草,可谓是一座大自然的聚宝盆。

石窟

      诗中的石窟是指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崖壁上,为世界文化遗产,属敦煌研究院管理。

       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约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唐朝称龙兴寺,宋朝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2014年6月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炳灵寺石窟有上下四层,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71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河滩

       诗中的河滩是指河滩镇,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地处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部,大夏河与黄河的河谷阶地上,东与柳树乡接壤,南邻东塬乡,西隔大夏河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河西乡、莲花乡相望,北隔刘家水库与永靖县三塬镇相望。区域面积52.29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31864人。

        清代属北乡五会、六会。1950年,设河滩区。1955年,撤区并乡,设立河滩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1年,析置河滩公社。1983年,复置乡。2003年,撤乡建镇,属县辖镇。

次韵刘立荣会长《苦楝花开》

杏雨林风任尔游,

雷鸣电闪不言愁。

昆岗岭上玉当枕,

燕市城中紫裹头。

清热祛痰君子叹,

杀虫止痒病魔收。

妙存药柜乐医士,

峰落躬身伴野鸠。

原玉《苦楝花开》

文/刘立荣

雨霁轻风巷陌游,

茅庐湿楝惹离愁。

东荆老镇丹葩路,

北院新枝紫萼头。

一眼望中温暖笑,

两心相守异香收。

未调梁燕酬莺舌,

苦恋春冬对鹁鸠。

(以上部分图片和注内容来自网络)

dd7f5965cc81c3de8d1ace6dd0177d2.jpg


        李中旺:甘肃人,高级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甘肃诗词学会,白银市作协、诗词学会,会宁县作协、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化网》副总编,《中国诗词》编辑,《中国文化期刊》主编、《甘肃诗赋》、《太白集锦》、《兰亭文苑》、《中华诗赋集锦》总编。曾任中国文化建党百年全国诗词楹联大赛总评委,出版个人诗辑《中旺诗选》、《中国文化期刊律诗六百首》。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