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 正文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作者:admin 时间:2021-05-15
导读:

文化网讯:来源: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由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革命武装在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创建的根据地,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百色起义纪念碑

1929年12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龙州起义后成立的红八军,开辟了左江革命根据地。11月,红八军编入红七军,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留下的部队由韦拔群等率领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至1932年冬。

1930年秋,红七军奉命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发。图为1931年春,红七军到达湘赣边区后参加集会的情形。

根据地建设

党的建设

1929年10月,中共广西前委(后改为红七军前委)成立,邓小平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左右江地区党和军事工作。不久,中共右江工作委员会(后改为右江特委)和部分县委、特支相继成立。到红七军北上前,根据地内有地方党员约1500人,部队党员约500人。

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东兰县魁星楼。邓小平在此编写了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等材料。

1930年2月1日,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成立。图为龙州中共左江特委、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

政权建设

随着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运动的发展,左右江地区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并成立了赤卫队、工会、农会等群众组织。

1929年12月11日,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恩隆县平马(今田东县平马镇)召开,成立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图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县平马镇经正书院。

1930年2月1日,左江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图为龙州县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

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奉议县(今属田阳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敬告民众书

军队建设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为红七军、红八军,共约5000人。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韦拔群等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图为百色起义纪念馆。

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市粤东会馆

百色市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百色起义前后,邓小平、张云逸等经常在这里主持召开各种会议。

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

红七军布告

土地改革

1930年3月,邓小平与韦拔群、雷经天等一起研究,制定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土地法暂行条例》,规定了土地分配的方针、政策、方法、步骤。

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暂行条例》

教育文化建设

早在1925年,韦拔群就在东兰县武篆镇的一座岩洞里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1930年,张云逸来到这里后,将其取名为“列宁岩”。红七军前委在此开办了党政干部训练班,培训了许多党军政干部。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兰县原有11.8万人,经敌人多次“围剿”后,至1934年仅剩5.7万人。凤山县在一年半的反“围剿”斗争中,人口从6.2万人减少到4.5万人。韦拔群一家有24人,17人惨遭敌人杀害。

图为东兰县烈士陵园

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后,中共右江特委和红军右江独立师开辟了以云南富宁七村九弄地区为中心的滇黔桂边游击根据地。在残酷的环境下,富宁县仍有2600多名青年投身革命队伍。文山地区各族群众为红军游击队捐款3万多法币,枪械1000多支,粮食80多万斤。

图为富宁县谷拉乡红军游击队作战使用的碉堡

1962年,邓小平为龙州起义烈士纪念碑题词:“革命胜利的果实,是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红八军和人民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左右江故事

1.东里共耕社

1930年春,邓小平、韦拔群决定在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东里村进行土地共耕试点。共耕重在“统”,目的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形式提高抵抗农业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韦拔群不但带头把自家的土地、耕牛、农具全部交给共耕社,而且还陪着邓小平走家串户,动员农民加入共耕社。在邓小平、韦拔群的动员下,东里村农民纷纷将土地、耕牛、农具入社,东里共耕社很快成立起来。东里共耕社按自然屯分为7个生产组,每个生产组按划定的耕作区耕种土地。面对干旱的天气,邓小平和韦拔群带领社员修建了共耕渠,解决了浇地问题。共耕社生产的粮食以社为单位按四个等级进行分配,一岁以内的每人100斤,两岁的每人200斤,三至十二岁的每人500斤,十三岁以上的每人800斤。东里共耕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生产队”的雏形,是党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次尝试。

2.韦拔群巧“借”大洋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离开左右江根据地后,韦拔群以留下的几十名红军为基础,很快重新组建起红七军二十一师,继续在右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桂系军长廖磊发出悬赏通告称:“谁能捉到韦拔群,赏红花(当时的花边大洋)七千元!”韦拔群看后一笑,挥笔写下了“谁砍得廖磊的狗头,赏红花一个铜板!”的标语,让战士们张贴。廖磊见到红军标语后,气得暴跳如雷。为解决部队经济困难,韦拔群又利用敌人的悬赏通告,派人去县府谎称韦拔群的卫队反叛,已经将韦拔群捉拿,给钱即可交人。县长信以为真,便筹款2000元派民团送到约定的交换地点,结果民团武装被击毙,红军得到了2000元花边大洋。

3.甘孟山十六英雄

1932年9月下旬,右江根据地红二十一师巴暮独立营被敌人包围在甘孟山一带。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尽管红军伤亡严重,但还是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营长蓝志仁清点人数,发现三百多红军绝大部分牺牲,只剩下十五名男战士和一名女战士。他把十六位红军战士召集到一起,语调沉重地说:“同志们,现在我们已经弹尽粮绝,也没有什么路可以冲出去,我们要么投降,要么跟敌人同归于尽。我打算和敌人同归于尽。我们原来算什么?共产党来了,我们才活得像个人样,我们要对得起共产党。” 十六位红军战士坚定地走到他的身边,用无声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此时,无数的敌人从几条小路冲上崖顶把红军包围。蓝志仁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一个大个头匪兵,纵身跳下了悬崖。接着,战士们分别抱住一个敌人也跳了下去。就连瘦弱的女红军蓝彩娥也使出最大的力气,拖着一个敌人跳向了深渊……

左右江导览

东兰县韦拔群故居

属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滇黔桂边游击根据地红色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富宁县。

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百色市东北郊迎龙山;红七军军部旧址,位于百色市解放街;红七军政治部旧址,位于百色市中山一路;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田东县平马镇经正书院内;红七军红八军会师旧址,位于乐业县城。

河池市: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武篆镇政府北侧;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东兰县公安局院内;韦拔群故居,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韦拔群纪念馆,位于东兰县烈士陵园内。

崇左市:红八军军部旧址,位于龙州县城新街19号。

云南省富宁县:富宁县革命纪念馆,谷拉乡红军碉堡、甘屯红军洞。
责任编辑:刘宏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